广州二手房:放盘量增10%到20% 放盘价降5%到10%
  [行业动态] 日期:2010-04-20

   "京深两地二手市场出现大量抛售"、"上海开发商开始打折",国务院出台政策抑制高房价后,昨日,各地媒体纷纷对新政进行追踪报道,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城市成为媒体火力集中的对象。
  记者调查广州二手市场发现,市场放盘量增加了10%~20%,而放盘价调低5%~10%左右。市场预计近期成交量将出现萎缩,不过楼价下跌空间最多在10%左右。
  市场现状:珠江新城琶洲变化最为显著
  市场放盘量增加,而放盘价也自然随之降低。据了解,近日不少业主心态已有所松懈,放盘价的调整空间为5%~10%左右。不过,由于大多数业主对市场期望值较高,此前的叫价远高于市场价水平,因此即使放盘价下调了5%~10%的空间,也未达到市场真正的价格水平线。
  满堂红地产研究部主任沈锐培透露,放盘价量变化最为明显的是番禺区和白云区离市区较远的板块,而珠江新城和琶洲两个板块由于投资性买家集中也表现突出。
  据了解,这些投资者集中的小区放盘量向来不多,近日却剧增。
  市场预测:二手市场价下跌或不超10%
  潘婉霞预计,随着放盘价量两方面的变化,市场的初期反应将是成交量出现萎缩,而买家短期不会入市,将持观望态度;经过一段时间后,放盘价也将调低到之前的市场成交价位,而个别业主急于套现有可能把放盘价调到低于该水平的价位。
  并非所有拥有一套房以上物业的业主都急于套现。兴业地产住宅总监金忠男表示,2007年房地产的调控政策虽然造成房价在2008年下跌,但是2009年随即大幅反弹,房价反而涨得比2007年的高点还要高,这导致业主的"耐调控"能力大大增强。
  因此,市场人士预计二手市场不可能出现大跳水的现象。
  金忠男表示,此次的新政主要是针对投资客,而广州市场上无论是刚性需求还是换房需求都比较大,因此即使出现少量的抛售,也会有接盘的客户。
  潘婉霞分析,每当市场价格出现10%左右的下跌时,就会有大批买家接货,令市场价格在此停止下跌。因此可判断二手市场的成交价格下跌空间只在10%以内。
  市场分析:旧东山、天河北抗跌性最强
  虽然新政陆续出台,整体市场的放盘价量都出现普遍变化,但不同区域的表现还是有所不同,其中抗跌能力最强的是自住比例较大、成交活跃的旧东山板块和天河北。另外,也有中介人士认为带优质学位的物业依然供不应求。
  中原地产海珠区副营业总监吕永好监测新港西路、滨江东等区域发现,业主对于调控政策关注度并不高,降价放盘的非常少;甚至还有业主惜售、甚至提价放盘。
  她认为,受到影响最多的反而是首次置业的买家,他们的承受能力有限、对政策非常敏感,观望情绪明显升温。
  满堂红地产经纪陈树开告诉记者,前几天有两位改善型的买家,本来已经和业主谈好价格和相关的条件,准备签约,但因为一些私人的事情将签约的时间往后挪了两天,可就是在这两天里连续出台了这些政策,这两位买家也不再谈签约的事情了,这两笔交易可能就要"黄"了。
  政策效应:持多套物业投资者将离场观望
  距离3月二手市场的报复性上涨只有半个月时间,楼市却似乎表现出"冰火两重天"的状态。
  不过从中原地产全国研究中心了解到,目前并未检测到北京、上海出现大的反差,抛售很可能只是少部分投资型业主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作出的决定。
  大部分中介人士均反映广州市场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,不过中原地产物业部副总经理潘婉霞表示,广州二手市场还是同步出现了抛盘现象,主要表现是市场盘源迅速上涨了10%~20%之间。据了解,抛盘的大多数是投资性业主,一般手上都有超过两三套的物业。
  在3月份时,由于两会后并无出台明显的房地产政策,大多数投资者还希望持盘博升值,但是目前风向大转,他们持有多套物业风险较大,因此抛售手中的部分盘源,准备离场观望。
  投资建议
  自用买家:在自己能接受的价位买到"心水"物业
  分析:不少市民在网络上纷纷呼吁自用型买家不要急于购房,认为楼价的下跌仅仅是开始,未来还有更低价。市场人士表示,在2008年呼吁不要买房的人,都错过了低价位买房的机会;楼市的最低价一瞬而过,自住买家难以捉住机会,而投资客了解信息的渠道更广、更快,可以不看楼就买房,而且手上有充裕的资金,这都是自住买家所不能比拟的。因此一旦市场上出现笋盘,机会大多掌握在投资者的手中。
  建议自用买家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围内可买下心头好的物业。特别是首次购房买家,目前还可以享受到购房优惠更要把握。
  投资者:可抛售30%~50%的物业
  分析:持有物业较多的投资者在此时可选择抛售部分物业,但无须全部出清,大概是持有物业的30%~50%就可以。
  普通业主:无须急于套现
  分析:除了有置换需求外,持有一套房以上的业主无须在这个时候抛售,因为城市的优化进程还在继续,物业长远看依然是保值升值的工具。

[关闭] [打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