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楼市成交回升 房价格略上涨
经历前段时间的成交僵持,广州楼市却没有迎来房价如期下降。记者了解到,近期广州一二手房成交相比前一阶段均有所回升,根据中介机构统计,3月份广州二手房成交宗数已经超过上月的3倍多。 目前,广州正在摸底全市楼盘的年度预售计划。专家建议,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全市楼盘的年度预售总量进行调控,一旦预售总量不足,应采取降低预售门槛等措施增加供应。 二手房成交明显升温环比翻三倍 杭州绿城蓝色钱江楼盘在开盘前夜出现百余人排队购房,杭州楼市从冷淡期快速蹦到了活跃期,令不少市民对广州楼市走势倍感担忧。 不少专家预计的两会后楼市冰冻期并未出现,一度陷入成交僵局的广州楼市近期反而有解冻迹象。 据新浪乐居统计的广州市国土房管局阳光家缘数据显示,3月15日到21日,广州全市十区二市成交新房1032套,与此前一周相比成交套数猛涨26%,日成交在20日、21日开始有明显上升,其中21日成交套数达263套,是前段时间的2倍之多。 与一手房的"慢热"相比,广州二手房成交的回升,却在不少业内人士的意料之外。 据广州各大中介行3月份的最新统计显示,经历2月的"冰封",广州二手楼市买卖成交正逐步恢复。 满堂红研究部高级经理周峰表示,截至昨日,3月份二手房成交宗数已经超过上月的3倍多,但是相比去年同期的楼市小阳春,仍然减少了10%左右。 他指出,前段时间调控政策不断,不少市民持币观望,而随着两会后政策逐渐明朗,有些市民认为短时间内房价难出现明显下调,选择出手买房。 中原地产市场部总监李粤湘透露,该公司促成的二手房成交相比2月上涨四至五成,总体与今年1月持平。 在北大公共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韩世同看来,广州二手房成交的大幅回升,主要是一手房价高企,不少市民不得不转战二手楼市。 房价暂未见大松动 最近辗转芳村多个楼盘看房的市民袁先生发现,去年底以来楼市调控政策密集出台,房价不仅没有回落,还略有上涨。 他看中了坑口地铁站附近某小区83平方米的房子,业主要价85万元。中介告诉他,春节前周边同样面积的房子,放盘价还有低于80万元,现在开价都要80万元以上。 从中介反馈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。周峰透露,根据其统计,广州二手房成交价相比春节前略有上涨,主要原因在于客户数量多于放盘量,也就是说,二手房市场总体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。 李粤湘以番禺华南板块为例说,受该地区某高端一手楼盘带动,周边二手房价略有上涨。 楼市调整大戏并未如期上演。对此,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日前出席某论坛活动时表示,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上行动力仍然存在,房价上涨动力比下降动力大,即使交易量下降,由于资金充裕,房价仍然会保持一个时期的惯性。 前段时间,广州楼市一度传出房价开始松动的传言。记者了解到,3月广州楼价有变化的楼盘特别是市区盘,大多数是因为产品结构问题出现的技术性变化,还没有出现真正价格大涨或大跌。 白云区某楼盘工作人员吴先生告诉记者,虽然广州市中心也有楼盘近期推出少量特价单位,但除去各种优惠折扣,价格还是和元旦后差不多,就算有所谓"一口价",也只是促销噱头。 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认为,近期市中心盘的促销很多都是假象,就近期看,市区盘价格还是会继续坚挺,就算有下降,估计也要到下半年。 "五一"前新增供应仅1.5万套 尽管近期国家频出"紧箍咒",如严控大户型住宅用地供应,提出加快建设中小户型、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项目,但是按照开发周期计算,此批中小户型的集中上市至少要待到一年多后。新增供应不足,仍将是今后一年广州楼市不得不面对的问题。 合富辉煌集团市场研究部对广州十区2010年春节后至"五一"黄金月期间的供应预测和分析表明:由于前两年楼市低迷,导致2009年商品住宅新增供应出现减少趋势。 据预测数据,2010年春节后至"五一"黄金月期间,广州楼市商品住宅新增供应量约为1.5万套,与上年时基本持平,供应量较大的分区有天河、越秀、白云、荔湾、番禺、花都,均有预计1000套以上的新货推出,其中番禺、越秀、荔湾较上年有大幅增加,其余各区则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。 对此,合富辉煌首席分析师黎文江说,在新增供应预期更加吃紧的情况下,必将对房价的调整带来更大压力。 目前,广州正在摸底全市楼盘的年度预售计划。对此,黎文江建议,政府应该根据全市楼盘的年度预售总量进行调控,如果预售总量严重不足,应该采取措施增加供应,如采取降低预售门槛等措施,减轻房价上涨压力。 专家说法 "抢房"防通胀或高位套牢 "目前房价已位居高位,而物价则仍处于低位。虽然现在物价已经有所回升,但幅度相对于房价还很小。因此,现在买房不要说难以保值增值,可能连保本都未必。"北大公共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韩世同分析,如果物价不断上涨,涨幅达到或者接近5%的话,就有可能会导致央行加息。而加息对整体经济和房地产的影响不可低估:一方面有可能刺穿房地产泡沫,引发恐慌性抛售和房价大跌,对经济和金融造成严重的冲击和影响;另一方面则会加重供楼者的负担,如果收入不能同步增加就有可能出现因负担过重而断供的现象。 韩世同认为,今年以来对房价过快上涨的调控政策已经不断出台,"在这种情况下,冷静观望是十分必要的"。 黎文江则指出,西南地区大旱也可能会造成粮价上涨,导致CPI上升,银行加息预期增强,如果加息,对现在利用贷款进行房产投资的人来说,还贷压力可能增大。
[关闭] [打印]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