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府高层讲话或暗示房地产政策动态微调
  [行业动态] 日期:2010-05-19

   中国企业家网(综合《上海证券报》报道)近日,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天津调研时的表态引起了市场的广泛讨论。其中,"注重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,既形成调控整体合力,又要防止多项政策叠加的负面影响,始终合理把握政策力度",被有关人士解读为"暗示短期内中国不会动用利率工具"。

  据《上海证券报》报道,国资委副主任李伟在日前的中央企业信息工作视频会议上指出,宏观经济政策在不同阶段可能会进行微调,尤其是货币政策和房地产调控政策,这将给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影响。
  在分析国内宏观经济走势时,李伟指出,面对防灾抗灾严峻形势、通胀预期、就业压力、房价从前段时间过快上涨到当前的强力调控、地方财政潜在风险、金融潜在风险、我国对外贸易70个月首次出现逆差及后期的发展趋势等等,国务院近期连续召开会议,部署了下一阶段工作,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力度、节奏、重点可能会在不同阶段进行微调,突出表现在货币政策和房地产调控政策,这将给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影响
  兴业银行(601166)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,"防止多项政策叠加的负面影响"是一个常规执行标准,之所以市场对于这一提法如此敏感,主要是因为不少机构担心中国经济会出现二次探底风险。新的房地产调控措施可能不会再出,但原有的政策不会松动。

  有观点认为,"必须防止多项政策叠加的负面影响,重申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"的表态可能意味着"新一轮宽松的开始"。国泰君安证券的一位分析师指出,最近一个月以来,对房地产部门的紧缩性调控;整顿地方融资平台,收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;严控信贷等一系列的紧缩措施,将会影响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。目前的信贷额已经显示投资在快速下滑,因为贷款需求在萎缩,而基建投资和地产投资占总投资70%左右,因此,这两类投资的收缩将使得经济局部的过热迅速消解。为此,政策应当适当调整,否则将会压制经济走向偏冷区域。

  国泰君安宏观经济分析师王虎则表示继续维持年内宏观调控政策"先紧后松"的判断。他认为,从3季度开始,政策将恢复宽松。这主要是在下调2、3季度GDP增速后,担心随着经济增速逐渐接近甚至低于10%,紧缩的政策必然要向真正的适度宽松来转换,从而换来经济增速的再次见底回升。

[关闭] [打印